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接1257申請 料帶來逾370億投資

橙新聞】新資本計劃申請飆4.4倍 吸金370億創投港神話

香港「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」締造吸金神話!投資推廣署最新數據揭示,計劃啟動15個月已吸引1,257宗申請,預計引入資金逾370億港元,相當於興建1.5條港珠澳大橋的總投資額。

官方通報顯示,截至5月底累計批出911宗「原則批准」及512宗「正式批准」,3月優化措施後申請量環比暴增4.4倍。署長劉凱旋預估,所有申請落實後可創造逾2,800個就業崗位。

消息人士透露,逾六成申請人選擇組合式投資,當中「金融資產+房產」佔比達45%。中環某私人銀行董事總經理分析:「人民幣資產配置需求激增,港股通產品與離岸債券成吸金主力,平均每宗投資涉資2,900萬港元。」

值得關注的是,該計劃與新加坡全球投資者計劃(GIP)形成直接競爭。業界數據對比顯示,香港計劃審批時效較星洲快3個月,且允許投資虛擬資產基金等創新選項,吸引中東家族辦公室轉移佈局。

「申請者背景多元性超預期,」移民顧問協會主席李文傑指出:「除傳統東南亞華商,近兩月俄羅斯能源新貴與印度科技巨頭諮詢量增3倍。」據悉,某中東主權基金已透過計劃部署15億港元收購甲級商廈。

劉凱旋強調香港「法治+自由」的獨特優勢,特別提及證監會與金管局協作的「沙盒監管」,能快速審批結構性金融產品。財庫局資料顯示,今年首季特專科技公司透過該計劃募資達78億港元,佔整體風投額23%。

隨着計劃熱度攀升,投資推廣署將聯同四大會計師行,於9月巴黎國際財富管理博覽會設置香港專館。劉凱旋預告:「正研究增設藝術品投資選項,吸引家族辦公室配置中國古董與當代藝術品。」

相較新加坡GIP計劃去年僅批出61宗,香港計劃首年成績單已超其8倍。經濟學人智庫報告指出,香港司法獨立性與大灣區產業鏈,正重塑亞洲高淨值資產配置版圖。

Leave a Comment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Scroll to Top
Scroll to Top